|
|
2025年2月21日江苏发布15条生育支持措施 |
历史上的今天
栏目:重大事件
发布时间:2025-02-21 15:29
|
|
|
2025年2月21日发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2025年2月21日(农历2025年1月24日),江苏省卫健委重磅发布: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四个方面15条。
江苏出台15条政策措施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北京时间2025年2月21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2025年02月20日23:04发…
|
2025年2月21日(农历2025年1月24日),江苏省卫健委重磅发布: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四个方面15条。
江苏出台15条政策措施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北京时间2025年2月21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2025年02月20日23:04发布消息,内容如下:
省卫生健康委领导出席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生育问题既是关系民族发展的“国之大者”,又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小幸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江苏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让生育友好可感可及?2月20日,省政府召开“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邀请卫生健康、医保、发展改革、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负责人出席。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谭颖作主发布,介绍文件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若干措施》立足群众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务实创新,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四个方面15条。
第一,强化生育服务支持。从去年开展的育龄群众生育支持政策需求调查看,群众最期盼的是能有生育补贴、生育服务、假期保障等政策。《若干措施》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提出了针对性支持政策举措,努力为生育减负、为生活提质。
一是进一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一方面,加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强调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如,全面落实失业女职工生育保险参保及生育津贴待遇政策。根据新修订的《江苏省失业保险规定》,今年3月1日起,对女性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的,一次性加发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将推动落实好这项政策。再如,落实分娩镇痛、辅助生殖技术和无创产前基因诊断服务纳入医保支付政策。去年7月1日起,我省已将13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和分娩镇痛等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医保和生育保险相关政策,有效减轻家庭生育负担。同时,推进生育津贴免申即享。另一方面,落实好生育补贴制度。前期我省个别县区已经探索实施了生育奖励政策,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给予生育奖励和育儿奖励。江苏将在落实好国家生育补贴制度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加大补贴力度。
二是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包括优化生育假期成本共担机制,将企业支付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用补贴标准,在现行的对生育二孩、三孩补贴基础上,扩大到对生育一孩的给予50%的补贴。强调严格落实产假、延长产假、男方护理假、哺乳假、育儿假等制度及相关待遇。
三是优化生殖健康服务。继续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2个提升计划,进一步提高母婴安全保障水平;加强生育友好医院建设,增加高品质、普惠型产科床位设置,做优生育医疗保健服务,持续提升群众生育服务体验。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实施女性生殖健康促进项目。
第二,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措施》突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围绕加强妇女儿童医疗服务、托育服务、儿童发展和保护提出了6条措施,努力为“最柔软”的群体筑牢“最温暖”的健康港湾。
一是强化妇女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加强省市两级妇幼保健院能力建设,到2025年,5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涉农区)全部建成妇幼保健院。加快健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按照每千名儿童2.5张充实儿科床位。
二是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医院,加大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实施力度,积极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提高儿童医疗保障水平。
三是大力发展托育服务。目前,全省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超过36万个,普惠托位占比超过65%。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淮安、盐城、泰州等地对普惠托育机构发放运营补助、一次性建设补助等方式推动发展,探索“老幼共托”社区便民服务综合体、产业园区办托等普惠托育服务模式。《若干措施》总结各地经验,围绕就近托、普惠托、放心托,努力强供给、优政策、提质量,健全0-3岁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首先,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以县(市、区)为单位科学规划托育服务体系,优化托育服务精准供给。推动省、市、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公办托育服务网络建设,着力进一步增加公建托位供给,提高公建托位占比。落实托育服务设施与新建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的要求,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建设一批社区嵌入式托育点。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现有场地或设施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促进家庭托育点规范发展。支持幼儿园资源向下延伸,为2-3岁幼儿提供托育服务。
其次,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建立普惠托育机构运营补助制度,基于实际入托人数给予财政补贴。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全面落实托育机构水电气热价格扶持和税费优惠等政策。
第三,提升托育服务质量。通过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托育机构普遍开展签约,更好为婴幼儿提供健康管理等服务。依法逐步实行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开展托育领域职业技能竞赛,培育壮大职业化、专业化队伍。加强托育机构常态化综合监管,优化数字化服务,促进托育机构规范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托育需求。
四是促进儿童发展和保护。发挥专家、媒体、群团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等作用,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和技能。开展家庭养育指导,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广泛开展儿童关爱服务,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提高保障水平。
第三,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中,“养”的支持是关键一环。《若干措施》多维度强化政策支持,努力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一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主要包括,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优化幼儿园布局和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适应学龄人口高峰,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支持幼儿园提供寒暑假期托管服务。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
二是加强住房支持政策。前期,南京、南通、淮安、盐城等地通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给予购房契税补贴、优先配租公租房等方式,给予多子女家庭住房支持。下一步,江苏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政策,给予多子女家庭更多住房支持。把符合条件的多子女家庭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保障范围,优先满足多子女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
三是强化职工权益保障。主要包括,加强女性就业保障,为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提供再就业培训公共服务。落实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要求用人单位根据女职工需求配建母婴设施,鼓励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组织寒暑假期和课后儿童托管活动,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
第四,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生育支持政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若干措施》提出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教育引导,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加强社会宣传倡导,持续深入开展生育友好宣传引导,共同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谭颖表示,江苏卫生健康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协同各设区市,不断细化落实《若干措施》,以政策的力度、服务的温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让育儿家庭笑容更多、幸福更满,为人口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针对健康报记者“卫生健康部门有哪些措施来优化生育全程服务、保障儿童健康?”的提问,谭颖表示,生养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心愿。卫生健康部门重点围绕着“孕得优、生得安、育得好”来为广大的育龄群众、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全过程、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孕得优”,主要是深入开展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全省认真地落实《江苏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做实出生缺陷的防治措施。去年全省共开展了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82.1万人,筛查异常干预治疗率100%,有效控制严重出生缺陷发生。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推广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与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强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持续开展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实现“愿筛尽筛”。同时,在目前“四类9种”免费筛查项目的基础上,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更多项目免费筛查,加强追踪随访,确保筛查异常者得到及时、全面的干预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孕育的需求。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生得安”,主要是持续实施好母婴安全行动。我们将保障母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国率先制订了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和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对于孕产妇和新生儿进行“绿、黄、橙、红、紫”五色分类管理,对其中高危的实行“一人一档”管理,做到“发现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率先建成了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体系,累计建成了245个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全省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下一步,我们将强化孕产妇和新生儿高危因素早期识别,落实多学科救治团队快速反应机制,不断地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水平,最大程度降低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
第三个关键词就是“育得好”,主要是全力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全省已经实现了设区市儿童医院全覆盖,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县(市、涉农区)均建有一所儿童医院或在综合医院设有儿科病区。其他县(市、涉农区)也都在县级医院设置了儿科门诊和病房。我们加强了儿童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实施力度,强化儿童心理健康等儿童保健服务,关注儿童早期发展。今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一家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中心,加大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力度。聚焦“小眼镜”“小胖墩”“小星星”等问题,全面开展儿童近视、肥胖、孤独症等综合干预。同时,将2025年到2027年作为卫生健康系统的“儿科服务年”,持续优化儿童医疗服务,促进儿童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将推进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和95%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好儿科服务。合理保障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加大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引进培养的力度,进一步壮大儿科医师队伍。积极推动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创建,深化结对帮扶,整体提升儿童重症、罕见病、肿瘤等重大疾病诊疗能力。不断地丰富儿童适用药品的品种、剂型和规格,编制好应对预案,做好能力储备,更好满足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就诊需求。
(健康江苏公众号)
|
|
|
上述内容已注明媒体来源的,为本站编辑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明错误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进行处理。向原创致敬!!!
|
免责声明:
|
|
1、本站部分内容系网友投稿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
|
|
|
|
|
|
|
|
历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2月22日(星期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