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上的今天 天天大事记 出生的人物 去世的人物 违纪违法事件 违法犯罪案件 体育事件 展会
重大安全事件 全球重大事件 二十四节气 传统节日 万年历 原创文章 生肖星座运势 政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上的今天 > 24节气 > 立秋
立秋
历史上的今天   栏目:24节气   发表时间:2021-02-06  
摘要:立秋(公历8月7-9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外文名:BeginningofAutumn,BeginningofFall。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

立秋(公历8月7-9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外文名:Beginning of Autumn,Beginning of Fall。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气候特点

气候的主要要素包括降水、光照和气温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开始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处暑节气后才出暑。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这是一个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从气温上来说,“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进入“立秋”节气并不代表气温就此下降。

节气风俗
立秋节
立秋,表示秋天来临,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因此,在立秋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秋社
社日节,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秋社按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农历八月。社日节现在民间一般举办春社,南方沿海地区仍沿祭社(土地神)习俗,每到社日节时,普遍奉祀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人们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躺秋
“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卧秋”或者“睡秋”。例如在江淮一些地方,人们在立秋这一天,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表示暑热难当无法安眠的日子即将过去,天气慢慢转凉,可以好好安睡了。另外也寓意着在夏天繁忙辛苦的生产已经过去,到了秋天了,可以稍微松口气歇一歇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夏天多会“夏瘦”,秋天到来,多躺一躺,有利于把夏天瘦掉的肉长回来。

农事相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国传统上是依据阴阳之气的消长划分四季,以廿四节气“四立”作为四季的起始,立秋为秋季起始。西方国家依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划分四季,只有“二分二至”四个节气,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秋分为秋季起始。现在我国常依据候平均气温变化划分四季,以候平均气温稳定降到22℃以下作为秋季起始。立秋并不代表气温就此下降,因太阳所带来的热力未减弱。按二十四节气排序,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处暑是出暑的意思,处暑节气后才出暑。立秋至处暑节气这段时间仍有持续高温,真正起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后,白露后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早晨与夜晚却比较凉爽。秋季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根据代近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其实,按近代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作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中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气温划分季节比较适用于四季气温变化分明的北方地区。在二十四节气中,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据二十四节气排序,立秋后还有处暑节气,立秋至处暑期间天气还是很热,处暑节气后便出暑了,自处暑节气起暑气渐退。

立秋日对农民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秋后一伏热”,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

饮食养生
养生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这说法是不准确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闷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闷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按照中医的说法,立秋到秋分这一段日子叫“长夏”,就是夏天拖着一个尾巴,拖到了这个时节,则是《黄帝内经·素问》里面提到的:“长夏胜冬,春夏养阳。”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饮食

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

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下列饮食可供选择:

银耳:又称白木耳,是一种有补益作用的名贵补品。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具有补胃、润肺生津、提神、养胃、益气、健脑等功效,常用来治疗虚劳咳嗽、痰中带血、老人身体虚弱、消瘦、食欲不好等症,与黑木耳比,其性偏凉、养阴生津作用比黑木耳强。

:性寒、味甘,有润肺、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功用,适用于秋燥或热病伤阴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以及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

芝麻:性味甘平,有养阴润燥、补肾益脑、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阴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皮肤干燥及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头发早白、腰膝酸软。

:性味甘凉,是止血、生津的良药,富含淀粉、钙、磷、铁及多种营养素,尤其是含维生素C最多。

菠菜:性味甘凉,能滋阴润燥,养血止血,通利肠胃,可用于津液不足之口渴欲饮、肠燥便秘、贫血等。

豆浆:是将大豆浸泡,磨为汁,滤去渣,经煮熟而成。性味甘平,功能补虚润燥,清肺化痰。常用于久病肺虚咳嗽及痰火哮喘。

鸭蛋:味甘咸,性凉,功能滋阴、清热,可用于阴虚所致的咳嗽痰少,咽干痛,以及肺胃虚热所致的口渴、痰咳、便干等症。

蜂蜜:既是滋补佳品,又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蜂蜜含果糖39%,葡萄糖34%,这两种单糖均能直接供给热量,补充体液,营养全身。对于津液不足诸症,脾胃阴亏或气虚所致的胃脘疼痛等均有一定疗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网友投稿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历史上的今天
  今天是:2024年11月24日(星期日)
按时间查询:
点击此处直接查看365天发生的重大事件
最新大事记
  11月24日校方通报:高校在商业街回收地沟油?不
  11月24日王曼昱总决赛夺冠,首夺WTT冠军
  11月24日王楚钦横扫张本智和夺冠,实现3连冠
  11月24日官方通报:殴打小学生的派出所副所长被
  11月24日海南纪委:被举报出轨他人妻子 县委副
  11月24日公安网安|广场约架?原来是剧本:系谣
  11月24日保时捷公开道歉,双方已于当日达成和解
  11月24日官方通报:滨州一小区烟花爆炸致1死
  11月24日中国海警:故意冲撞石山舰 17人被抓
  11月23日纪委通报:两干部上班时间茶坊打麻将被
热门大事记
  11月23日云南昆明19岁男子拒服兵役处理通报
  11月23日山西纪委:落马县委书记为何被点名超生
  11月23日女教师被指出轨学生 校方通报:涉事教
  11月23日国家医保局:医院为2500名老人检测
  11月23日浙大晒旅游照贫困生被取消受助资格:做
  11月22日警方通报:小区高空坠落菜刀砸到居民肩
  11月22日中国对日本等国试行免签,自2024年
  11月22日特朗普称将征60%关税 中方回应:最
  11月22日官方辟谣:初次登记结婚有1500元补
  11月22日男子失踪18年被拘黑窑厂?官方通报:
关于我们 - 服务指南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去手机端 - 在线投稿
历史上的今天:还原历史事件,记录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
Copyright 2021-2022 www.LiShi365.cn  历史上的今天  版权所有
ICP备案:鲁ICP备08104861号-40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