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杭州鲜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鲜沐”)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暂未透露。据悉,这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新业务场景的拓展,推动鲜沐在餐饮B2B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鲜沐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从休闲餐饮切入餐饮B2B领域的企业,专注于为茶饮、咖啡、烘焙等行业的品牌或企业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已为30万+休闲餐饮商家用户提供服务。此前,鲜沐已完…
|
近日,杭州鲜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鲜沐”)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暂未透露。据悉,这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新业务场景的拓展,推动鲜沐在餐饮B2B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鲜沐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从休闲餐饮切入餐饮B2B领域的企业,专注于为茶饮、咖啡、烘焙等行业的品牌或企业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已为30万+休闲餐饮商家用户提供服务。此前,鲜沐已完成过多轮融资,最近一轮是2021年11月官宣的数亿元C轮融资。
鲜沐
过去几年,中国的休闲餐饮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万店”争夺战一直持续至今,典型代表如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等,新茶饮领域,喜茶开放加盟,古茗、茶百道等品牌的规模突飞猛增,截至2023年底,古茗门店数已超过9000家。“品牌决定在全国无差异化地扩张时,其实更需要供应链团队的支撑。”鲜沐联合创始人杨晗告诉媒体。
因此,在上轮融资的时点,鲜沐的主要战略是“全国化扩张”,至今已阶段性完成该目标——伴随茶饮、咖啡等休闲餐饮的大规模下沉,鲜沐也从一二线城市拓展至三四五线城市,目前全国辐射的城市网点数大约达到180个左右,甚至在部分四五线城市实现次日达。
事实上,鲜沐自成立以来,整体战略没有发生过大型的转变与迭代。在杨晗看来,整个行业目前还处在增长周期中,鲜沐现阶段的使命依然是做“连锁化餐饮的基础设施”,但相比过去,对这件事的理解要更加深入。
具体到业务上的体现,一方面,在餐饮品牌全国化扩张的大潮中,鲜沐作为供应链方,为它们提供“早半步”的基础服务设施。另一方面,鲜沐也同步完成了一项核心调整——对过去“一站式”的供应链进行分拆。
杨晗告诉媒体,“品牌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供应链的诉求是不同的。”比如,有些餐饮品牌在发展成熟后选择自建仓储物流,它可能不需要供应链的终端能力,但是对“商品能力”依然有需求。
面对这样的情况,鲜沐开始将多年来构建起的完整能力拆开,使得商品端的能力能被独立释放出来。何为商品端能力?据介绍,鲜沐有完整的一套产区筛选、品控及农户管理方式,也有产区整个的成本定价结构,这些都能够完全透明化地给到下游客户。
此外,鲜沐还可帮助客户“兜底”,假如品控不符合大客户的等级或是订货量过多出现损耗、冗余时,他们有中小型客户或其他类型客户能够消化。换言之,鲜沐帮助客户解决备货波动性、备货不准等问题。同时还能给到客户一套食品安全溯源能力,门店的收货时间、收货状态、批次码等都清晰可查,以此帮助品牌方更好管理加盟门店。
商品能力之外,履约网络、仓网体系、信息化能力也都实现独立化运营,分别有对应的一套服务体系、报价体系和准入体系。其中,信息化能力方面,鲜沐曾请国际知名的供应链咨询团队对其整个“供应链计划体系”进行评审,最终得到的评价是在业内已处于“比较极致”的状态。
这样的供应链计划对于品牌、门店的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品牌方往往有订单体系,但缺乏仓网的数据能力和规划能力,杨晗透露“很多客户对供应链计划的需求日趋变高,也在主动寻求合作。”总结起来,她表示“就是把原来一杆子捅到底的服务,变成多套服务,来适配客户的不同阶段,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强的配套能力。”
本轮融资完成后,鲜沐也会逐步开发更上游的能力。一方面是强化生产能力的管控,现阶段,鲜沐在上游包了不少工厂的订单,整体仍以管控为主,但杨晗表示,接下来不排除会自建工厂。另外,鲜沐目前也会参与到产品研制中,已有“牛油果催熟技术”等专利,下阶段会在食品技术和食品研发上投入更大精力。
供应链本身不仅链路长,品类也众多,单是茶饮烘焙领域,就有大量需求的各类鲜果,以及糖浆、酸奶等品类。鲜沐在自营品类上,不求大而全,追求深度而非宽度,“宽度还是要用更有效的方式来做。”杨晗表示。
那么如何来满足客户对品类宽度的需求?鲜沐采用了与POP模式相似的方式,但他们的特别之处在于,平台上只围绕单个的“品”,即:供应商将具体的品送到鲜沐大仓或鲜沐云仓,在后者的仓内进行售卖,平台上的所有订单是合并的,服务和体验也都是一致的。
近两年,鲜沐在最主要的茶饮、咖啡、烘焙之外,也拓展了轻食、西餐等品类的客户,同时从过去的“全自采”模式,全面转向服务模式,组织和运营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