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烟台市中小学校内减负首批典型案例——家庭教育十佳(排名不分先后) |
【历史上的今天】
栏目:政企信息
发布时间:2022-06-28 21:19
|
|
|
摘要:北京时间2022年6月28日(农历2022年5月30日),山东烟台:全市中小学校内减负首批典型案例——家庭教育十佳(排名不分先后)。
案例1./开发区
构建“1+4+N”家教指导服务体系,实现区域家校协同育人。一是构建“1341”家校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充分集聚区域家教智慧与力量。“1341”机制即“一个方案”:《开发区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实施…
|
北京时间2022年6月28日(农历2022年5月30日),山东烟台:全市中小学校内减负首批典型案例——家庭教育十佳(排名不分先后)。
案例1./开发区
构建“1+4+N”家教指导服务体系,实现区域家校协同育人。一是构建“1341”家校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充分集聚区域家教智慧与力量。“1341”机制即“一个方案”:《开发区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三位一体”:打造充分发挥学校主体指导作用、家庭基础教育作用、社会平台协同作用的“三位一体”机制,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营造良好的协同育人氛围;“四级联动”:创新建立“班级—年级—校级—区级”四级家委会联动机制,集聚区域家教智慧;“一个平台”:借助智慧平台,构建家庭教育云服务体系,让媒介技术赋能家庭教育,开辟家校共育新空间。二是加强四支队伍建设,充分赋能家庭教育服务指导水平。依托域外专家的高位引领、种子团队的培育指导、班主任的主题实践以及心理教师的技术支撑,注重家庭教育原生态的构建,提升家教服务与指导成效。三是开展N项主题活动,充分释放家校协同育人成效。开展学校“三导”(一是通过家长学校进行普遍性的培训指导;二是开展“寒假生活指导”“父母智慧大讲堂”等专题讲座,借助信息技术平台进行专题辅导;三是走进社区进行公益指导,目前已累计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40余场)、家长“三进”(走进校园、走进教室、走进课堂)、家校联动等活动,助力家校协同育人。
案例2./莱阳市
构建“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汇聚全方位育人的强大合力。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建立课题引领机制。开展家庭教育专项课题研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多篇论文在《山东教育报》等各级教育期刊发表。二是精准引领指导,建立点校培育机制。通过观摩学习、专家指导等方式培育多所家校协同育人示范点校,逐步形成以点带面、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比如,盛隆小学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豆面灯碗引进校园,成立“豆面灯碗艺术实践工作坊”,编写了《梨乡韵灯碗情》校本课程,组织系列“豆面灯碗”亲子共育活动,定期将家长请进校园,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豆面灯碗,这个工作坊被评为全国优秀实践工作坊。三是注重队伍建设,建立名师领航机制。组建莱阳市家庭教育宣讲团,累计开展了讲座、沙龙、云课堂等多种形式的家校共育活动30多次。四是坚持合力育人,建立协同共育机制。莱阳市妇联等部门定期为家长开设公益讲座和沙龙,“鲁花道德大讲堂”聘请16位专家开展公益讲座30余场。各学校也成立家长学校,开展系统化、序列化的家庭教育主题活动,惠及梨乡成千上万家庭。
案例3./牟平区
精准教研助推家校协同育人。一是狠抓科研与培训,夯实家校协同育人根基。把调研中发现的重难点问题作为研究方向,申报十余项家校协同育人课题,将课题研究与具体工作紧密结合,在研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先后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家庭教育培训和论坛达500多人次,每次培训后及时跟进区、校两级反馈培训。区级培训先后在二实小、新牟小学等7所学校举行,培训教师达2000多人次。二是加大教研力度,开发家校协同育人课程。开发序列化主题式家长会课程,编写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家长会主题活动设计》;开发亲子同学习、同玩乐、同成长“三同”亲子课程,让家长和儿童成长为更好的自己;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居家线上学习,开发特别课程,使家长能更好地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运动、学习习惯。三是多方合力共建,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新模式。专题讲座满足重点需求,成立区“家庭教育讲师团”,走进全区30多所学校与社区,受益家长1万多人次,《好习惯益终身》和《呵护内心安全,成就幸福人生》两个讲座通过“空中课堂”平台在全市直播讲座,受益家长达10万多人次。开展亲子共读、亲子同研学、亲子共锻炼、亲子志愿者等主题活动。组建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利用假期和双休日深入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志愿服务。
案例4./芝罘区港城中学
多元课程助力家校育人新突破。一是系统谋划,把家长学校建设纳入学校工作总体部署。成立家长教育教研组,设置家庭教育纲目和课程,把办好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素质、发挥育人合力作为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二是专兼结合,搭建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家庭教育团队。设立“班主任家庭教育素养提升论坛”,组建班主任家教骨干力量;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坊”,储备学校家庭教育后备力量,实现人才梯队培养;开展智慧家长评选,将优秀家长纳入学校家庭教育“智慧团队”,发挥优秀家长典型示范作用。三是问题导向,系统开发四大类家长学校课程。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家长教育理念,设置四类课程,将其纳入港城中学循环式“四年一贯制家教计划”。设置“高阶专家课程”,全校范围高端引领,特聘专家从宏观层面为家长指导,校内名师作为现场专家,开展针对性指导;设置“主题定制课程”,通过主题家长会、分层家长会、家长一封信、全员家访等形式,为家长提供教养策略;设置“智慧家长课程”,发送“沟通智慧微视频”“家长优质课”“家风课程”“书香家庭课程”“家书课程”等相关资料,助力家长素质提升;设置“研学成长课程”,包含红色课程、职业体验课程、文化传承课程、乡土情怀课程,促进亲子共收获同成长。
案例5./莱山区第八小学
全员家访开启家校合作育人新征程。一是更新理念,统一思想。召开专题动员会议,开展“如何更好地开展家校沟通”“如何做智慧父母”等多轮次专题培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高度重视家访工作。二是骨干引领,共促成长。首轮家访中,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包干到班,与班级全体导师一起经历访前商议、访中配合、访后反思,引领老师们在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家访实操能力。三是细化要求,深入开展。将家访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校长牵头,中层示范、班主任为主、全员参与”的家访工作机制,每学年至少开展两次全覆盖家访。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家访方案,每次家访均打造“有培训、有调查、有计划、有过程、有督促、有反馈、有反思、有总结”的完整闭环。四是创新途径,协同育人。建立家校社育人共同体,党员干部、教师走进社区,开展送课与家访相结合活动,老师和家长在家访后继续保持互动,促使孩子在家校社三方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长。五是课题引领,点面突破。以烟台市“十四五”家庭教育课题“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新时代家访工作的创新研究”为依托,深入研究,促进家访工作的课程化、系统化、制度化。
案例6./开发区第九小学
“家长进校”活动激活教育磁场。搭建“课堂+校园”双向互动家校共育模式,构建家庭教育新样态。一是从“课堂”入手,唤醒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积极搭建家校合作网络,开设专家讲坛、家长学堂、家长微课堂等家校共育课程。2020年,学校举办体育与健康教育专题家长会,特邀烟台市体育教育专家对1200多名爸爸进行家庭体育与健康教育指导,呼吁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运动,大手拉小手,共走健康路,帮助孩子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二是向“校园”迈进,拓展家校共育更大空间。作为学校家校共育的传统品牌,“家长进校”活动始于2013年,每次活动,家长都摩拳擦掌、踊跃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入场式家长方队、运动会开幕式“一班一品”亲子体育展演活动、“足球篮球嘉年华”家长与老师的专场赛事、劳动日成果展示活动的志愿服务等活动,实现了零距离家校沟通,积极发挥家长的参与作用,形成家校共育强大合力。
案例7./蓬莱区第二实验小学
家校合作共育,打造“和润”教育文化。学校秉承“为幸福的人生奠基,为成功的人生铺路”的教育理念,探索出了“立足校内,融入家庭,借助校外,形成网络,全面育人”的家校合作育人模式。一是坚持以家校互动为载体,高标准构建共育机制。多极化管理,构建家校共育网络,学校家委会设置校家委会、年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和联谊小组四级组织机构,降低管理重心,形成“上下联动,组织有序,职责分明,覆盖整体”的家长网络体系,实现家校联系“零”盲区,打通家校沟通最后一厘米;聘请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多途径开展家长培训,引领家校共育方向;多样性开展教育评价,学校制定《先进家委会评选办法》,对班级家委会工作进行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激活家校共育动力。二是坚持以家教课程为引领,高起点谋划家校发展。组建由学校分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代表构成的家庭教育教研团队,培养了一批家庭教育讲师,形成了立体化家庭教育工作网络。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等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学校规划发展、建设及管理等方面的决策,积极建言献策。三是坚持以家校共育为支撑,全面构建“和润”教育文化。开发家长会课程、社区服务课程、心理体验型课程等多元化课程,构建智慧父母学堂课程体系;将新生家长培训纳入课程体系,开展幼小衔接、家长陪伴及学校常规介绍等培训,引导家长从注重“育身”向懂得“育心”转变,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形成“和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和润”教育氛围。
案例8./栖霞市桃村中学
精准家访暖人心,家校协同共育人。一是精心准备个性化家访方案,从“实处”体现温情。家访老师在学校统一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家访方案,熟悉家访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针对父母出外打工、离异等家庭,学校统一制定家访方案,将学校的相关内容及时传递给家长,减少家校隔阂。二是精准把握沟通交流方式,从“细处”凸显温馨。学校在“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人人有导师”的基础上开展家访活动。家访过程中,严格做到“四要四不得”,即“要全面通报学生在校情况;要全面了解学生家庭和在家表现情况;要共同探讨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访情况记录。不得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不得随意把家长叫到学校进行责怪训斥;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和赠礼;不得以电话联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访”。在充分尊重家长意愿的前提下,利用QQ群、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加强家校互动,把家访做到“细处”。三是精细家访记录总结,从“反思”中寻求突破。每次家访后,教师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一一记录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思整改,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持续改进家访工作方法和技巧,提升家访的效果。
案例9./招远市泉山学校
靶向建设解决家长学校发展难点。针对家庭教育专业人员匮乏、课程体系薄弱等难点问题,坚持靶向思维,聚焦发力。一是对外引进,组建育人团队。聘请在社会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家庭教育专家、优秀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目前已开办数十场线上线下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二是对内培养,提高校内师资水平。近三年,组织专职培训教师参加省市各级专题培训100多人次,有6名教师获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30多名校级领导、品牌班主任、家庭教育骨干教师成为学校家庭教育主讲教师。针对家庭教育“疑难杂症”,由主讲教师专家组形成个性化解决方案,帮助家长答疑解惑。三是开发课程,丰富家长学校内涵。构建“公需课+专业课+活动课”课程体系。公需课增强课程的通识性,帮助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共性问题;专业课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依托学校省级家庭教育重点课题《家长学校订单式课程模式研究》形成专业课程;活动课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围绕家庭教育热点问题举办的家长沙龙,激发家长们教育理念碰撞,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
案例10./海阳市亚沙城小学
“四引领”创建家校共育模式。一是理念引领,扬起家庭教育之帆。通过全体教师会议、家长会议、家委会活动、学校公众号等等途径宣传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家长和教师的心底种下“家校共育”的种子。二是专家引领,摇好家庭教育之桨。学校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多次邀请全国、省、市家庭教育专家分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校合育专题讲座,提升家长教育水平。三是课程引领,把稳家庭教育之舵。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共性问题和家庭教育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分低、中、高学段开发了以“童蒙养正”“德馨少年”为主题的智慧父母家庭教育课程,通过亲子有效沟通、父母亲子日记等方式引领家长提升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四是活动引领,充实家庭教育之舱。邀请家长全程参与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会、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重大节日综合实践等活动,让家长用心体验、用爱陪伴孩子的成长;积极开展文明家庭、书香家庭、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引领家长分享教育经验、更新教育理念,做智慧父母,用心护航,助力孩子成长。
烟台市教育局政务新媒体“烟台教育发布”(微信号:ytjyfb)
——来源:烟台教育发布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烟台教育发布)
|
|
|
免责声明:
|
|
1、本站部分内容系网友投稿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
|
|
|
|
|
|
|
|
历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
|
|
|
|
|
|
|
|
|